央广网北京8月19日消息(记者 殷雨婷)秦腔是流传于中国西北五省区的地方戏曲艺术,声韵独特、历史悠久。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秦腔不仅是西部地区人民的精神寄托,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夏末秋初时节深圳配资门户,北京响起了秦腔。
8月15日-17日,快手“老铁有好戏”在北京上演,快手艺术秦腔创作者安万给原本转凉的空气带来一丝来自黄土地的激昂与热烈。
图说:快手“老铁有好戏”现场图
安万其人:天生花脸的“西北秦腔王”的曲折人生
初见安万的人大多会先注意到他的脸,左脸布满疤痕,是先天性血管瘤留下的痕迹,也给年幼的他带来了无数的冷眼和嘲讽。在他九岁那年,安万画上秦腔里的小丑妆上了戏台。
油彩遮住了脸上的印记,安万找到了自己。
然而安万的秦腔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他走过多个乡村县城巡演,从幕后跑到台前,组建过剧团,也曾遇到困境,放火烧戏箱,四处漂泊不再表演。
展开剩余77%几经波折,他的人生再次迎来反转。2016年,安万入驻快手。一开始他尝试在直播间讲解秦腔服饰,介绍戏里的故事。更重要的是,他在快手积累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大约一年后,安万在直播间老铁们的捐款下做了手术,割下足足一斤多的血管瘤,他可以回归舞台演出了!
2024年,安万组建了全新的安万剧团。据介绍,在这个150多人的剧团里,有和他一样曾在民营剧团四处奔波的秦腔演员,也有他口中帮助过自己的年长“恩人”,他们想要带着秦腔唱遍大西北。
图说:安万的快手账号
自幼学戏的安万本就唱功扎实,嗓音宽厚,再加上曲折的经历和不服输的精神,越来越多的人被打动了。安万在快手的粉丝已达281.8万,他本人也入选了快手2024百大主播。
17日晚的“老铁有好戏”夏日戏曲晚会在安万的直播在线人数,几乎一直保持在10万+。值得一提的是,他当晚登台表演的第一场秦腔互动折子戏《花儿进京》,扮相正是小丑妆。
图说:《花儿进京》现场表演
而在晚会现场,场外,签名板写满了粉丝的祝福,场内,座无虚席,戏迷情绪激昂,呼声不断。这些人中,很多都是从直播间一路看过来的粉丝,他们对安万最多的评价是:“这是个能人。”
图说:晚会留言墙
活力焕发:当非遗和创作者邂逅短视频平台
在这场邂逅中,焕发活力的不止安万,还有他最爱的秦腔。
与其他传统戏剧/曲艺一样,秦腔极具地域特色,流行于中国西北地区的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地。在以快手为代表的短视频平台的加持下,地地道道的秦腔和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都能乘风而起,飞到全国、乃至全球用户的耳中和心里。
据快手相关负责人介绍,快手一直致力于传统戏曲创新传承,平台日均近万场戏曲直播构筑非遗传承新场景。《2025快手非遗生态报告》显示,其国家级非遗传统戏剧类项目覆盖率 98.2%,传统曲艺类 94%。
图说:《2025快手非遗生态报告》
此外,快手还打造了“老铁梨园”“新市井好角儿”等多个特色戏曲 IP,为戏曲搭建创新多元舞台。创造者们不再局限在传统戏曲本身,大胆融入多元化的表演形式,让更多人、尤其是年轻人,可以接受、了解、最终爱上戏曲。
快手的行动还从线上延伸到线下。今年7月到8月,快手艺术发起“艺术一夏”活动,联合陕北说书、秦腔、二人转、晋剧、二人台、豫剧等发起“戏曲下乡”惠民公益演出活动,活动涵盖10余个县市110余场演出,串联起戏曲等优质文化资源进乡村的路线图。数据显示,截至7月底,活动内戏曲直播共10852场,累计直播总观看量高达9亿次。
图说:“艺术一夏”活动现场
而对于需要帮扶的剧团,早在今年3月,快手就启动“老铁梨园”剧团扶持计划。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的指导下,快手通过流量扶持、内容指导、现金补贴、商业变现等行动,为戏曲剧团创新发展提供一系列扶持,助力传统戏曲文化传承焕新。
据了解,未来一年,快手还将至少帮助500个剧团创新发展深圳配资门户,打造戏曲演出的第二个舞台,通过“短视频+直播”的双轮驱动,让更多优秀传统戏曲文化被看见与传承。
发布于:北京市52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